学校主页 | 离退工委 | 联系我们
 
 首页 | 组织概况 | 文件制度 | 品牌特色 | 教育资源 | 线上互助 | 下载专区 
银龄风采
 新闻快讯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银龄风采 
 联系我们 
 
银龄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银龄风采>>正文

人民育我我育人

——记江苏海洋大学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张君来教授


2024-03-11 23:02   校关工委

他身着一件可以看得出年代感的黄衬衫,搭配一条白色长裤,一双夏季最常见的透气黑皮鞋,客厅茶几上摆放着他提前洗好的水果和泡好的茶,我还未坐下,他就开始忙活着倒水。“真看不出张教授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这是我对张君来老师的第一印象。

1942年,张君来出生于山东曹县,经历了战争、解放、建国、改革开放,可算作一位和共和国同行同命的学者了。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历史发展的建设者。

说起早年经历,张君来回忆起来每每感叹,儿时有记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1948年淮海战役后家乡获得解放,地主的庄园被改建成小学,张君来顺利进入学校就读。小学时,张君来在班级中就保持着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后,张君来更加认真求学,一直位居班级一二。我羡慕张教授的优异成绩,便想询问学习的窍门。他却连忙摆手,严肃说:“学习哪有窍门,不过‘认真’二字”。说起求学经历,张君来双手比划在膝盖上一点说,当时冬天那个雪就这么深,学校距离家18里路,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18里路,一步步把腿从雪里拔出,再一步步踏入雪里,每次走到学校,两条腿都通红通红,用热水敷了才慢慢恢复知觉,最难熬的是晚上当腿开始回血,又疼又烫热。“所以,你说要不要学习啊?”一时间,我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感到羞愧,更为张老师这种求学的态度所钦佩。

“内在的这些学习上的困苦都是可以通过个人意志解决的,但是如果不是共产党对农民子弟的帮助,不一定会有我的今天”。因为家庭生活贫困,张君来读高中的时候,家里的积蓄已经不能支撑他继续读书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当时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在政策帮助下,张君来顺利完成高中和大学学段的学业,并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星星之火,慢慢传递赓续,终成燎原之势。“我是人民培养出来的教师,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去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因为切身经历过艰苦的求学历程,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张君来更是倾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我们的再三询问下,张教授给我们讲了无数“小事”中的一件。“现在是共同奔向小康的好时代,几十年前,人们的生活还是很困苦的”。他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发现当时班级有一个同学,总是在别人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待在班里,等其他同学吃完了再去食堂。为了弄清楚原因,张君来就悄悄跟在他后面,发现他每次去食堂只买两个玉米窝头,也不打菜,后来经多方了解到这位同学家中经济困难,越是这样的孩子越好“脸面”。从那以后,张君来就经常让这位同学课后帮自己整理一些材料,然后借机带他一起去食堂吃饭,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帮助了学生。当时教师的工资并不高,“就算我吃不饱,也不能饿着学生”,从教几十年来,张君来资助帮助的学生不计其数,他说:“看到他们成人成才,这些付出也就值得了”。听完这个小故事,我内心一颤,相比于艰苦时代的他们,我们当代青年没有理由不去更加拼搏奋进。

然而,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只是教师职责的部分,要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更要做好教育教学的创新。

终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转折——改革开放来临了,科学迎来了春天,知识分子也迎来了春天!张君来丝毫不敢懈怠,从事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时教育部还未下发文件,张君来以自身敏锐的政治素养,率先带领系部两名副教授和一个本科生进行教学创新探索。“所谓守正创新,就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张君来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理论课思想,结合邓小平理论进行创新。

那是酷暑的七月份,张君来给自己关在家中,书房简单陈设一张小桌子,一支钢笔,一书柜的书和无数张稿纸,就开始了“闭关”撰写。夏季连续四个月连续伏案,张君来生了坐疮,先后开了两次刀未愈,他就以床为案,继续撰写,终于完成了《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著作,开创了新的课程,并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说着,张君来从书桌上拿来了国家教委于人民大会堂颁发的奖杯,奖杯已经有了落灰,有幸帮张教授擦去奖杯上的落灰,时隔多年,奖杯如他一样依旧闪闪发光。

还有很多荣誉奖项,张教授并没有和我们分享,我从别处了解到他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16次被评为国、省、市、校级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而张君来从来不会以这些奖项为荣,他说,这些荣誉只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他最大的荣誉就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社会接班人。

“做人不能忘本,我是党和人民培育出来的,我有责任和使命去为社会培养接班人,我想,我也应该做到了。你们生活在了好时代,但是要谨记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我已经是耄耋之年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重担,未来还是要交给你们”。希望我这个老头的这些经历可以给你们一点点启发。

沉浸在张教授的历史时空中,让我久久不能回归现实,在他的故事中,我也好像亲历了从战争到解放,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的伟大复兴新时代,见证了时代的进步。“能吃苦、敢拼搏、勇创新,懂感恩、知回报……”我想,每个时代正是因为无数个像张君来教授这样的人,以美好的品质坚守自己的岗位,为社会出自己的贡献,才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今天,时代的重担落在了我们青年人身上,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张君来老师的这份精神和品质,砥砺奋进新的征程。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 江海大离退休工作处
● 省教育系统关工委
● 省委老干部局
● 中国关工委
 
 


苏ICP备05071369号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学院路江苏海洋大学D区筑海楼  邮编:222005

版权所有 © 江苏海洋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手机版